close
2007/03/20 誠泰:兄弟 7:1本來筆者以為不會寫今天到現場看球的紀錄,但發現,有些感受還真的不吐不快。

六局下 1:1 平手,無人出局、兄弟隊第二棒一壘安打上壘,輪到第三棒兼去年的CPBL打擊王陳冠任上場,而這時候開季一直跟球迷宣導今年要打「攻擊棒球」的總教練王光輝,面對著對方前五局只掉一分的投手許竹見,果決的下了個戰術:

「觸擊」。

筆者在現場一看到陳冠任擺短棒,就情不自禁的搖起頭來,我是不知道這個動作有沒有被緯來的攝影機拍到,但我想坐在我後面的球迷一定會意識到這個搖頭的振幅;在今年例行賽兄弟隊的第15個攻擊局,我們看到了觸擊戰術,雖然說這種保守的搶分戰術早晚都會出現,但出現的時機是否合理?以及為什麼筆者當下會對這個戰術反應這麼大? (我平常看球連看到自己隊的球員打全壘打都只是抿嘴唇偷笑一下。)

現在就來說明筆者「當下」搖頭的理由:
1. 叫去年 CPBL 年度打擊率排行榜第一名 (AVG:0.349/ OPS:0.915/ OPS+:151),且熱身賽表現沒什麼落差的打者作觸擊。

2. 好吧,假設觸擊成功了以後,第四棒彭政閔上來,以過往 CPBL 投手以往對決他的慣例,沒好球打、被保送把一壘填滿的可能性很高,筆者不知道王總教練是不是以為他的第四棒一定可以正面跟投手對決?

3. 誠泰若放過彭政閔,顯然寧可把抓出局數機會放在較弱的五六棒,五棒陳懷山除了2005年,基本上並不算是個頂級打者 (生涯 OPS+ 也只有 95),去年有傷且打擊低潮;六棒的李志傑這場前兩個打席打的相當好,可是對一個打擊能力連續三年退步的打者,他在第三個打席一樣出現安打的機會有多少?

4. 好吧,關鍵來了;基本上,「觸擊」或許是個「搶分」的戰術,但它絕對不是個讓你產生「大量得分」的戰術,兄弟目前的處境就是沒有太強力的牛棚可以守成,得一分,剩三個防守局,對兄弟到底夠不夠?

5. 第二個關鍵,上一次誠泰投手許竹見先發投到第六局是什麼時候?答案是去年五月;基本上許去年是個長期為傷所苦的投手,一度還被醫生建議需要開刀,筆者在現場觀察,雖不敢說許在此時一定有明顯的球威下滑,但是單場投球量已接近賽前表訂的投球限制數是可以預期的,然而,兄弟在此時是用第三棒拿自己的出局數跟對方換壘包的推進,給了許少正面對決一個強打的空間;而且別忘了,誠泰的牛棚有一個全 CPBL 最好的 setup、以及一個 AAA 等級的 closer,不知道王總教練是否有想到這點?有的話,還會覺得把強打者的出局數送給許竹見換取推進,是個好的選擇?

上述都是筆者在那個當下腦海想過的情節,後來事情的發展,有興趣但沒觀賞這場比賽的可以去點第一行的比賽鏈結,那邊有逐局報導可以查,看筆者想到的最後應驗了多少?

講這麼多,並不是筆者要自吹自擂自己是否未卜先知、神機妙算,只是戰局的可能發展本身就有脈絡可循;即使兄弟隊在第六局打下一個大局、甚至贏球,個人都不會對陳冠任剛開始端出短棒的那個戰術感到釋懷,雖然說陳最後不是短打出局的,但他是在球數一好三壞以後才把短棒縮回去改用打跑戰術,對我個人來說那感受都是一樣的。

筆者在七局上被打下第三分時就整理包袱離開球場了,分數落後的比賽其實我很常看完,但是中間夾了什麼細節而導致落後,那也許就是另外一回事 ...

後來我在開車回家的途中回憶這場比賽的戰局發展,覺得能為那個戰術解套的合理思維,或許就是王總教練認為兄弟隊的牛棚可以穩的住三局不失分吧? (苦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TribeYang 的頭像
    GoTribeYang

    455 - YES, We Are Back!

    GoTribe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