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在 ptt 的 Elephants 板有人在討論陳致遠打兄弟隊第一棒的效應,筆者自己一時手癢,就拿手邊的工具來模擬陳致遠打一棒或者是打三棒,兄弟隊在這兩種不同 batting order (打擊順序) 的預期得分值各是多少。
在構成這些不同 batting order 的 lineup 中,挑的是兄弟隊這幾年比較固定的陣容且打的也比較好的九位打者,另外也有考慮到守備的因素,所以在這 lineup 內也不會出現重複守備位置的打者。
而用來模擬這兩個 batting order 不同得分效應的基準是其中球員的生涯平均打擊表現;以下兩組不同的 batting order,分別是陳致遠打第一棒/第三棒 的模擬得分情形。
而 order 1 的預期得分值是 5.1669 分, order 2 是 5.1651 分;如果用 CPBL 一季一百場比賽來看,兩組 batting order 的總分為 516.69 比 516.51,這其中 0.18 分的差距甚至還不夠贏一場比賽。
而這個工具也會顯示同樣的九名球員,最佳得分期望值的 batting order 排法 (order 3),如下 (並且附上這九位球員的生涯平均 OPS+):
order 3 的預期得分值是 5.2023,跟前面的預期得分值比較起來,即使是最佳的 order,整季下來是不到四分的總得分差,也還不到可以多贏一場比賽的差距。 (先前發表過的學說認為在 CPBL 要多贏一場比賽,這數字最起碼也要遠超過四分以上。)
有興趣的參考看看,另外感謝 Ayukawayen@ptt2.cc 所提供的工具。
在構成這些不同 batting order 的 lineup 中,挑的是兄弟隊這幾年比較固定的陣容且打的也比較好的九位打者,另外也有考慮到守備的因素,所以在這 lineup 內也不會出現重複守備位置的打者。
而用來模擬這兩個 batting order 不同得分效應的基準是其中球員的生涯平均打擊表現;以下兩組不同的 batting order,分別是陳致遠打第一棒/第三棒 的模擬得分情形。
order 1 | order 2 |
1. 陳致遠 | 1. 林明憲 |
2. 陳瑞振 | 2. 陳瑞振 |
3. 林明憲 | 3. 陳致遠 |
4. 彭政閔 | 4. 彭政閔 |
5. 陳冠任 | 5. 陳冠任 |
6. 王金勇 | 6. 王金勇 |
7. 陳懷山 | 7. 陳懷山 |
8. 陳瑞昌 | 8. 陳瑞昌 |
9. 馮勝賢 | 9. 馮勝賢 |
而這個工具也會顯示同樣的九名球員,最佳得分期望值的 batting order 排法 (order 3),如下 (並且附上這九位球員的生涯平均 OPS+):
order 3 | OPS+ |
1. 彭政閔 | 195 |
2. 陳冠任 | 151 |
3. 陳致遠 | 145 |
4. 林明憲 | 108 |
5. 王金勇 | 105 |
6. 陳懷山 | 95 |
7. 陳瑞昌 | 94 |
8. 馮勝賢 | 87 |
9. 陳瑞振 | 97 |
有興趣的參考看看,另外感謝 Ayukawayen@ptt2.cc 所提供的工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